
1989年,我国把每年9月20日定为“全国爱牙日”,当时只有一句朴素口号:“刷牙漱口,定期检查”。37 年过去,爱牙日已升级成全民健康IP,主题从“早晚刷牙”一路进阶到“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2025 年 9 月 20 日,第 37 个全国爱牙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主题: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一句话翻译:想瘦想美想长寿?先给牙齿“减负”!
别笑,这是真的。口腔里住着700+种细菌,它们最爱“吃糖吐酸”。这些酸侵蚀20 分钟,牙齿最外的“屏障层”牙釉质开始“脱矿”;日复一日,龋洞就像地铁隧道,一路往牙神经钻。更扎心的是,这些细菌还会顺着血液“跑路”,在心脏、血管、胎盘里搞事情:
真可谓:嘴里“小破洞”,全身“大危机”!
限制“游离糖”
通常意义上的“减糖”,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游离糖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其中前者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过量摄入游离糖可增加患龋及肥胖风险。
你知道么?游离糖在口腔里 30 秒就能被口腔中细菌们化成酸,而且热量爆棚,体重和牙齿一起报警。WHO 建议:成人每天游离糖 ≤ 25 g(约等于半杯奶茶)。现实是——一杯“全糖波波”就 50 g 起步,直接 double kill!
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给出 2025 爱牙日“官方攻略”:
1、科学吃糖
2、科学刷牙
3、学会看标签,远离高糖食品
4、定期称重
学生族:换牙期 6–12 岁,六龄齿窝沟封闭+氟化泡沫,双倍防龋。
白领群体:咖啡+奶精=“糖衣炮弹”,改用燕麦奶+无糖,牙渍少一半。
孕妈:孕4-6个月是“安全治疗期”,提前洗牙、补牙,远离早产风险。
银发族:假牙炎、根面龋齿是“隐性杀手”,每年口腔X线检查+假牙超声波清洗1次。
结束语:牙好,胃好,心情更好
从1989到2025,全国爱牙日走过 37 个春秋,见证了中国人口腔意识的“三级跳”。今年的主题把“口腔”与“全身”锁死CP,再次提醒我们:牙齿不是“孤勇者”,而是健康系统的“第一道门”。减糖一小步,控重一大步,护牙一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