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医凯泽健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春季过敏,你中招了么?

    “五一”长假踏春归来,阳光明媚的早晨,叫醒你的,或许不是闹钟,而是过敏性鼻炎带来的第一个喷嚏。在近年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中,中国有超过40%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据最新的《中国过敏防治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达2.4亿,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春季症状加重。慢性荨麻疹中国成人患病率达到2.6%,即约3600万中国成人罹患慢性荨麻疹。

   “泪眼问飞绒,花开几日终?

    至今仍掩面,不敢向春风。

    这个春季,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

    什么是过敏?

    你是不是一直认为过敏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过敏是免疫系统过激的反应。

    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某些物质(通常为无害物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的过程。过敏的本质是免疫系统的误判导致的过激的免疫反应。举个例子:花粉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正常情况下,花粉对大多数人是无害的,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威胁(免疫系统会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像精确制导的导弹,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指挥“守城”的免疫细胞瞬间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炮弹,引发血管扩张、黏液分泌等连锁反应 ),于是开始出现皮肤瘙痒红疹、涕泪横流、喷嚏干咳不断,甚至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

    你是不是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过敏是小事,特别是季节性的,忍一忍、扛过这段时间就好?

    过敏虽小,但危害不少,忍一忍,不是海阔天空,或许是悔不当初!

    除了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社交娱乐,长期不治疗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①过敏性鼻炎:久而久之会引起嗅觉减退、进展成让你时不时头痛欲裂的鼻窦炎、中耳炎,甚至还会引起过敏性哮喘,危及生命!

    ②过敏性结膜炎:揉揉就好?NO!越揉越像杀红眼,还可能从泪眼汪汪进展到泪腺“干涸”眼睛干痛,甚至可能损伤角膜,造成视力下降、失明。

     过敏的常见症状与处理

 1、皮肤症状:干燥、瘙痒、红斑、丘疹或荨(qian)麻疹。

注:荨麻疹:荨麻疹又称“风疹”,主要表现为风团样皮疹和皮肤粘膜血管性水肿

①风团样皮疹:局部的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中心性水肿性团块,周围多伴有反应性红晕,通常在24小时内消失,但会反复发作。

②血管性水肿:突发的红色或者肤色的深入到真皮深层、皮下及黏膜的肿胀(非凹陷性),并伴疼痛感。典型表现举例:芒果过敏时,唇部皮肤红肿成香肠唇。

错误处置:抓挠、热水冲淋。

正确处置:远离过敏原,冷水冲刷皮肤去除可能沾染的过敏原;避免抓挠,局部冷敷止痒;情况严重者,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外涂抗过敏软膏。

2、呼吸道症状

①过敏性鼻炎: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

②过敏性哮喘:反复咳嗽、喘息、胸闷,夜间或晨起加重。

错误处置:自行服用抗生素 或 硬扛。

正确处置:及时远离过敏原,佩戴口罩,在医生指导下用鼻腔盐水冲洗或者口服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哮喘发作时,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β2受体阻滞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速效,哮喘急救首选),过敏季节建议哮喘人士随身携带。

3、眼部症状

①过敏性结膜炎:眼痒、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不止或干涩有异物感。

错误处置:用手揉眼睛

正确处置:及时远离过敏原,给予局部冷敷止痒。使用生理盐水/清水冲洗眼部,保持眼部的卫生,外出时加佩戴护目镜/防风面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的滴眼液,如:色甘酸钠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如症状严重者,遵医嘱联合口服抗过敏药物一起治疗。

P.S.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常常相生相伴,如果你分不清是感冒流涕还是过敏性鼻炎,不妨观察一下,是否同期伴有眼睛痒、流泪增多等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

4、消化道症状

呕吐、腹痛、解大便不成型甚至腹泻——如果确定没有不洁饮食史,那么不妨考虑一下食物过敏的可能。

日常最常见的例子:乳糖不耐受人士食用奶制品后的症状。

错误处置:一拉肚子就吃抗生素。

正确处置:停止食用可疑的过敏原食物;服用具有胃肠道粘膜保护效果的药物,如蒙脱石散(常见商品名:思密达R);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避免腹泻呕吐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P.S.如果因腹泻就医查血常规,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明显,那么过敏引起腹泻的可能就更大了。

     过敏的预防

 对已知的过敏原,远离它是最高效的预防手段!

      你听说过:过敏气象指数吗?

 过敏气象指数,是由中国气象局联合医疗机构研发的。它综合考量花粉数量、风速、湿度等多项关键参数,将过敏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     

  1级  极不易发,表明气象条件基本不会引发过敏。

  2级  不易发,意味着在当前气象条件下,发生过敏的可能性较小。

  3级  较易发,此时气象条件有一定可能性会引发过敏症状。

  4级  易发,说明气象条件比较容易导致过敏的发生。

  5级  极易发,代表着当前气象条件非常容易引发过敏,过敏风险很高 。

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属于过敏体质,不妨在每日关注天气预报时,留意一下过敏气象指数~

 过敏的8字预防

  ① 躲——减少暴露:如避免花粉浓度较高(中午前后和傍晚及大风天)时外出,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期间。雨后或清晨空气清新时花粉浓度较低更适合户外活动。

  ② 护——加强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护目镜/防风面屏组合防护,并在外露皮肤涂抹乳霜阻隔花粉等过敏原。紫外线过敏者(日光性皮炎患者)因提前涂抹防晒霜并配合物理防晒(戴帽子、遮阳伞等)。

  ③ 清——保持清洁:

  • 外出返室后及时清洗脸部、手部等裸露在外的皮肤,更换衣物,必要时可以用盐水冲洗鼻腔,减少吸入性过敏原的附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 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或面霜,保持皮肤水分,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 阳光充足时对床上用品进行暴晒,从而有效地减少尘螨,定期打扫屋子,养宠物的家庭要及时清理宠物毛发及皮屑等减少室内过敏原浓度。(P.S.打扫时建议佩戴口罩,或称使用吸尘器或湿扫的非扬尘方法)

  ④ 优——优化室内通风:开窗通风要注意选择花粉浓度低、风小的时候。不适合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可以在家准备一台空气净化器或使用有过滤功能的空调,降低室内常见过敏原颗粒浓度。

  ⑤ 食——饮食调理:摄入新鲜蔬果、Omega-3(深海鱼)等含有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帮助抗自由基、缓解免疫失衡,避免辛辣、酒精及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坚果、菌菇)。同时保证充足的每日饮水量(男性至少每日1700ml,女性每日至少1500ml),以利于致敏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⑥ 眠——充足好眠:充足的睡眠是免疫力平衡的重要保证,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都会很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继而造成过敏频发,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减少过敏的几率,同时也利于身体健康。

⑦ 动——日常锻炼:日常锻炼是提高机体应变素质的必要条件。日常锻炼具有增强身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耐受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情绪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身体时,应避开飞尘和花粉多的地方和时间段。如已出现过敏症状,则应停止剧烈的体育运动。

⑧ 药——药物干预:对于长期季节性过敏的人群,可以在开花季节前可适当使用抗阻胺类药等口服药物或相关抗过敏的喷剂类药物(具体用量用法请咨询专科医生)。针对明确过敏原,也可选择免疫治疗(免疫脱敏治疗),长效降低敏感度。(P.S.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关于过敏的Q&A

  Q1:  过敏会遗传吗?

  答案:会遗传的不是过敏,而是过敏体质。

研究表明: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孩子50%以上是过敏体质;仅妈妈是过敏体质,孩子过敏体质的发生概率是50%;仅爸爸是过敏体质,孩子过敏体质的发生概率是30%;父母双方都不是过敏体质,孩子依旧有10%的概率是过敏体质。

  Q2:  长期坏情绪会影响过敏吗?

 答案:会。

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熬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导致过敏症状。

此外,情绪起伏剧烈时,皮肤还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加剧过敏反应。突然的压力增加,通常容易引起荨麻疹等速发型超敏反应;而反复的情绪波动,则容易出现过敏性皮炎等迟发型超敏反应。

Q3:为什么以前对某种物质不过敏,现在突然过敏了?

答案: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所有物质都是潜在的过敏原,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致敏。有一些过敏原是强致敏原,可以引起大多数接触者产生过敏反应,但大多数生活中遇到的过敏原都是弱致敏原,往往需要数天或数周甚至数年的接触,在一定条件下(如免疫失调、皮肤粘膜屏障被破坏、病毒感染等)才会引起过敏。

Q4: 抗组胺药包治过敏?

答案:NO! 抗组胺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过敏药物之一,但抗组胺只能对过敏反应的其中一个环节起到抑制作用,所以较严重的过敏,抗组胺药物并不能完全缓解过敏的症状。

    季节性过敏千万别忍,摆脱过敏,健康活力好生活!Your Doctor, your health...pure & simple, Kaiser Health关爱您的健康